以上二节,一言冬宜闭藏,一言夏宜疏泄、冬不藏精则病温,夏不汗泄则病疟,阴阳启闭,时气宜然。痈毒浮浅在表,不能陷骨,则髓不为枯,五脏不为伤,故病痈者可无虑也。
脾肺气伤,则虚而不行,气必滞矣。北方生寒水,司冬令,在人为肾,肾气不舒,则发而为病,病有盛衰。
得其和,则为正气而生物;犯其变,则为邪气而伤物,其生其死,皆此三、五耳,故为寿命之本。此夏月寒暑之辨,故以二者并言,非谓凡患伤寒者皆身寒无热也。
阴盛则阳气不行,故为此诸症。 虫动于胃,甘缓于中,心当矣。
浮而缓,不能句积而止之,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。此言血与气并,并者为实,不并者为虚也。
阳虚则阴实,阴虚则阳实,是“更虚更实”也。气逆则头痛,耳聋不聪,颊肿。